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百年党史里,既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红色资源如同一部立体、生动、厚重的党史教科书,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此推出“党史年志”系列主题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讲述党史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97人,候补中央委员73人。同时,根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八大决定中央委员会增设副主席和常委,中央书记处增设总书记和候补书记,并加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书记、副书记。
中共八大在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即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即将从革命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即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向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转变。八大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